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OA办公 | 电子邮箱 | 智慧黄科 | 翻转校园 | 校长信箱 | 暖心大白
重要新闻
重要新闻

黄河科技学院成功举办第四期“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工作坊”

信息来源:教育教学中心     责任编辑:赵芳芳   初审:杨刚要   终审:王军胜 徐建勋   发布时间:2025-04-27

4月23—25日,我校成功举办第四期“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工作坊”。来自全国10所高校的校领导、教务处长、二级学院院长、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52人参加培训。学校执行董事杨保成作主题报告,校领导孔留安出席开幕式。本次工作坊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建如教授作专家报告。培训由教育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李高申主持。

孔留安致欢迎辞,首先对参加工作坊的领导、专家和教师们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学科是龙头,专业是依托,课程是关键。黄河科技学院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深入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发展路径,构建的“2+1+1”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期待以本次工作坊为契机,与各高校同仁聚焦应用型高校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开发的关键路径。同时,与各兄弟院校深化战略合作,产出更多高质量教育成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郭建如以“产教融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题,基于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证数据,从教育体系重构、培养模式变革、实证研究结果等方面阐述了产教融合在构建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以及高校转型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强调,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体系重构的宏观趋势和有效路径,更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高校、学院和教师应将产教融合摆在突出位置,主动提升产教融合能力,建设产教融合型学科、专业和课程。报告内涵丰富,立意深远,为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杨保成以“聚焦产业需求,深化综合改革,应用型高校专业高质量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探索”为主题,系统剖析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的现实挑战,针对当前存在专业结构适配度不足、人才培养支撑度薄弱、质量标准体系化欠缺等突出问题,着重阐释了黄河科技学院破解难题的综合改革路径。学校近年来聚焦“体制机制-师资培养-课程建设”三个影响专业高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体制机制改革筑牢制度根基,以师资培育工程强化人才保障,以项目化教学课程为核心构建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为学生高质量就业与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建设范式,为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与借鉴标杆。

在经验分享环节,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李海霞以丰富的课程改革案例为依托,深入解读了我校“2+1+1”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与实践探索,生动呈现该体系在深化产教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显著成效。尚华楠等9位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实践经验。

课程改革核心团队围绕“产需脑图绘制”、“课程开发与建设”、“基于知识建模图的教案设计技术与方法”三大专题开展实操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分组实操、现场指导等方式,带领参训教师完成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转化,为教师们在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训教师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此次工作坊不仅有对前沿理论的深度解读,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操指导,收获颇丰。通过交流与学习,自身视野得到了拓展,同时也获得了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的清晰方法论指引。

培训期间,参训教师实地考察了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数字化展厅、创客工厂、冰雪馆等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