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西安美术学院主办,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共同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大秦岭—生态与人文影像作品巡展》郑州站,在我校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正式开幕。

参展嘉宾合影留念
《大秦岭--生态与人文影像作品巡展》以艺术视觉为切入点,主动回应时代召唤。它借助影像语言,重新构建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国家间的文化关系,让秦岭的生态内涵与人文底蕴在新时代语境中被更多人看见。 展览围绕 “影像叙事与文化表达” 核心,分三个章节展开:“秦岭之脉” 聚焦山体地理结构,呈现自然生态的演化历程;“华夏之根” 回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挖掘秦岭承载的千年文明记忆;“福泽之地” 关注生态伦理与现代人居的互动,探讨人与自然共生的现实路径。些作品以多样视觉语言,展现对秦岭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深入观察,也体现出当前影像艺术在区域文化研究与生态叙事中的方法探索和实践路径。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鲁豫,我校副校长于向东,著名摄影家于德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晋永权,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周岚,摄影评论家巩志明,项目负责人、西安理工大学设计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张辉出席开幕式,各大高校专家学者以及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艺术家、摄影界代表、学生等,共计二百余人参与其中。开幕式由丁富云主持。

黄河科技学院副校长于向东致辞

黄河科技学院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馆长丁富云主持开幕式
于向东在致辞中从文化传承与跨地域交流视角,深入诠释秦岭影像作为中华文脉重要载体的独特价值,展现黄河科技学院对推动文化传播事业的重视与用心,为开幕式奠定深厚的文化基调。

项目负责人张辉介绍展览概况
张辉在开幕式上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不仅仅让观众全面了解秦岭的生态与人文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认同秦岭文化的同时,共情中华文明。

著名摄影家于德水发言
于德水表示,这样的展览让更多观众感受到大秦岭影像的独特魅力,对传播秦岭文化,推动影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鲁豫宣布开幕
刘鲁豫正式宣布《大秦岭--生态与人文影像作品巡展》郑州站开幕,表示希望让秦岭文化通过这些影像作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并对展览的后续传播寄予期待。

开幕式现场
开幕当天同步举办了以“地理、历史与影像建构” 为核心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晋永权主持。与会专家围绕 “景观是建构的产物,也是观察世界的重要方法”,结合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影像即成为建构现代社会景观地理与景观历史最重要视觉载体” 的核心认知,以 “大秦岭” 展览为案例展开深入研讨。既阐释影像如何建构秦岭的地理景观与历史脉络,分析展览中影像对秦岭生态人文风貌的呈现方式,也对影像建构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批评建议。专家们的观点碰撞与思想交流,为大秦岭生态人文价值的进一步传播与实践提供了多元思路与学术支撑。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已完成西安、成都、兴城、平遥四站,第五站郑州站展览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展览时间为十月一日至十月二十五日。后续还将在丽水、济南、海口等地继续展出,让秦岭的价值与魅力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