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商学部产教融合研讨会暨示范项目签约启动仪式在我校艺术中心举行。河南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高级总监杨楠,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姬鹏展,新道科技河南分公司总经理郑胤等企业代表,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商学部部长喻新安,商学部党委书记郑月,执行部长张景忠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商学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王晓梅主持。


王威致辞。她说,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举措。我校作为一所扎根河南、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型高校,始终紧跟国家战略与河南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她强调,商学部此次与多家知名企业携手合作,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此次产教融合项目的签约,是学部强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杨楠致辞。他指出,顺丰速运作为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推动行业发展。此次与黄河科技学院共建智慧物流实训中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物流操作环境,也为企业储备了更多具备实战能力的物流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在现场人员的见证下,王威、杨楠为“智慧物流实训中心”揭牌,喻新安、增长力企服集团副总经理祁怀顺为“数智会计实训中心”揭牌。智慧物流实训中心依托《物流网点经营管理实践》课程,采用“轮岗实践+双师指导+过程评价”的教学模式,学生全程参与物流全流程操作,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数智会计实训中心聚焦会计学专业的“数智化”转型,通过共建《会计与税务综合实践》应用型课程和《中小企业会计实践》项目化教学课程,打破了传统会计教学局限,为中小企业输送“懂财税、会数据、善管理”的数智化会计人才。


签约环节,商学部与河南顺丰速运、增长力企服集团、智联招聘、新道科技、黑曜石咨询、果识教育集团、阿利番茄面、正方圆律所、电商类企业、学校科技园区跨境电商类企业等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员工招聘实务》《英语智能教练》《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实践》《英语智能教练》《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实践》《门店管理实务》等一系列项目化和应用型课程,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这些项目涵盖了商业咨询、物流实训、数智会计、语言培训、法律咨询、电商运营等多个领域,相信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能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


随后,喻新安为郑胤、姬鹏展等16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颁发黄河科技学院行业导师聘书。行业导师的加入,将为商学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商学部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在主题研讨环节,七位企业家分享了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经验和见解。姬鹏展围绕校企人才对接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通过引入企业真实场景和需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和实战技能。郑胤分享了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路径,提出通过技术赋能实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化工具应用,提升就业竞争力。河南黑曜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中阳介绍了共建黑曜石商学院的院的构想,提出将企业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强调通过实战化课程体系和全维度能力培养,可以培育出更多适配中小企业的实战型咨询人才。阿利番茄面创始人卢广利则从企业培训课程联合开发的角度,分享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的成功案例。祁怀顺根据校企共建数智会计实训中心分享了如何通过真实企业项目的引入,提升学生在财税政策解读、数据处理与分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实战经验。郑州市果识教育集团副总裁刘颖就语言类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问题展开讨论,强调通过企业真实语言应用场景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河南正方圆律师事务所主任包训文围绕法律类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校企共建法律实务课程,让学生在真实法律案例分析与处理中提升专业能力。

此次产教融合研讨会暨示范项目签约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商学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服务中小微企业拓宽了广阔前景。未来,商学部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